【推薦】燃爆全球 ▎邏輯思考夏令營

文章關鍵字:獨立思考能力+創新性思維 +問題解決能力+歐洲高等教育的啟蒙+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哲學顧問——奧斯卡·柏尼菲指導規劃=奧斯卡·柏尼菲邏輯思考夏令營

知識可以填鴨,思維無法複製!給孩子高學歷,不如給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!

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把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歸類在技巧 ,而不是知識或與態度,表示這是有方有法、可以學習的。是的,思維是可學習的!

01 兒童邏輯思維能力有什麼用?

相信有朋友會不太理解,孩子為什麼要學習邏輯思維呢?學習邏輯思維對孩子又有哪些好處呢?

我們先來簡單說上幾點,在學習邏輯思維的過程中,您的孩子將會獲得獨立思考能力、創新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。

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性思維 ,能讓孩子學會在遇到問題時,能從多角度、多側面、多層次、多結構去思考,去尋找答案。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,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,思維路線是開放性、擴散性的,這也是在傳統教育中所不能學到的。

我們可以給孩子每一天每一分鐘都安排得井井有條、滴水不漏,但是我們無法用這樣的方式,教會孩子熱愛什麼?為什麼要活著?為什麼要努力?

當我們問一個孩子“有什麼是能讓他不計一切代價要全身心投入和付出的?”,答案往往是:沒有。

蘇格拉底說:“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。”

可以設想,如果一個孩子的人生選擇,都不是經由自己的思考審視後決定,他為什麼要努力呢?就算在外界的重重壓力下,他努力實現了那些“別人的光榮和夢想”,他會為之欣喜嗎?他又會珍惜嗎?

是的,我們可以在很多時候可以逃避追問目標和意義,唯獨教育不可以,唯獨對我們的孩子不可以。

一個從小明白了意義,知曉了目標的孩子,他會很容易擁有熱愛的事物、熱愛的事業,才能更加容易地爭取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。

02 學會如何獨立思考,能夠改變孩子的人生

學習批判性思考是現代歐美大學教育的起源,大學教育中很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邏輯思考的能力、問題分析、口頭表達及文字書寫的能力,這也是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。

這其中許多核心能力都是與思維與思考相關,而思維、思考並沒有年齡的門檻,它是每個人最底層最內核的構建,孩子越早學會就越有利於他的人生。

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在幫助孩子追問人生的意義,説明他產生目標、熱情、勇氣和堅韌,也能幫助他學會思考,而且擅於思考。

03 營隊介紹

本夏令營是由奧斯卡柏尼菲(Oscar Brenifier)在法國親自訓練的哲學諮商師、知名作家褚士瑩親自授課,一起帶領孩子從「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」開始,透過「活動和遊戲」的生動方式,認識「邏輯辯證(dialectical thinking)」的技巧,練習如何應用「提問-邏輯分析-推論」的方法,開啟一扇通往思考世界的大門!

04 營隊收穫

您的孩子將會學會,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及對話:用連續問答、反問追問等方式,引導孩子邏輯思考、多角度質疑、及發散式思維。

從兒童的觀點和經驗出發,設定每日探討主題,引發學習興趣:包含「知道是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要上學?」、「為什麼你會愛我?」、「為什麼我會存在?」、「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麼、就做什麼?」。

05 營隊講師 主講師——褚士瑩老師

★國際NGO工作者。

★畢業于埃及AUC大學新聞系、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。

★師從奧斯卡·伯尼菲,學習哲學諮詢。中文出版品包括《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》、《我為什麼到法國上哲學課》、《55個刺激提問》、《用12個習慣祝福自己》等五十多本作品。等五十多本作品。

06 營隊講師 助教老師——阮嵐青老師

★前《魅麗》雜誌總編輯。

★師從奧斯卡·伯尼菲,學習哲學諮詢。

★從小就喜歡問各種奇怪問題困擾大人,並一頭栽進書籍的世界想找答案。相信孩童是天生的哲學家。這些年的經歷讓她發現:重新打開自己的知覺有多重要,有知覺才會刺激大腦思考,有觀察才會讓邏輯完整;對世界的好奇,去近距離觀察事物細節之後,還要退遠一段距離,才能看得清楚全貌;細究事物本質的同時,也千萬不要忘記保持一顆仁慈之心

07 營隊內容

DAY1:
今天的主題:知道是什麼?
今天的目標:認識邏輯辯證技巧,培養推理的能力

║ 活動:從「大小剛好的鞋子」學法國式的思考

💬 為什麼夾腳拖應該比腳丫子大一點才叫做剛好?一樣大、或是小一點,不可能剛好嗎?褚士瑩從他收錄在小學五年級國語課本的「大小剛好的鞋子」這個主題切入,認識「邏輯辯證(dialectical thinking)」的技巧,練習如何把「提問-邏輯分析-推論」的習慣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問題中,學習整理自己的想法,並且清楚的表達。

DAY 2:
今天的主題:為什麼要上學?
今天的目標:認識蘇格拉底「提問的藝術」,培養提問的能力

║ 活動:「為什麼我要上學?」

💬 「為什麼我要上學?」用說故事的方式作為引導,分組討論的形式,幫助學生思考學校存在的意義,以及上學真正的意義。

💬 要如何想「上學」這件事?奧斯卡柏尼菲,在「為什麼我要上學?」這本兒童哲學繪本裡,用說故事的方式點出了有幾個值得大人關注的面向。比如說,有些在學校的老師,總是只對課程進度感到興趣,至於孩子的腦子裡在想什麼,並不想知道。如果孩子不斷發問的話,就會影響上課進度,讓老師生氣。表面上,上學「趕進度」好像有道理,但再想想,學校的主體,究竟應該是「老師」還是「學生」?也就是說,學校是為了誰而存在的?

💬 我們是為了讓老師教他想要教的,所以才讓孩子去學校,還是為了孩子能夠思考他們想要知道的事物,才有學校跟老師?孩子又怎麼想呢?

DAY 3:
今天的主題:為什麽你會愛我?
今天的目標:學習如何「問題化(problematization)」,培養分析的能力

║ 活動:「為什麽你會愛我?」

💬「愛」這件似乎極為抽項的概念。

💬 父母跟孩子之間一定要相愛嗎?愛應該是一種身份帶來的義務嗎?我們常說「員警是人民的保母」,但員警脫掉制服下班以後,如果在路上看到壞人正在欺負好人,他還應不應該保護好人呢?還是員警只有穿著制服的時候,才是員警呢?如果這個壞人,剛好是員警的兒子,那麽這個下班的員警,應該要扮演爸爸的角色,愛自己的兒子,還是應該要扮演員警的角色,愛人民呢?

DAY4:
今天的主題:為什麽我會存在?
今天的目標:學習「論證(argumentation)」,培養檢視的能力

║ 活動:「為什麽我會存在?」

💬「存在是什麽?」從「木偶奇遇記」的童話故事開始,木偶皮諾丘(Pinocchio)的形體是「被」老木匠蓋比特(Geppetto)所雕刻出來的,生命則是一位藍色的仙子賦予的,但是皮諾丘忘記一件事,那就是仙子同時告訴他,如果能證明自己「勇敢、誠實和無私」,才能變成「真正的」小男孩,所以真正的存在,不能只是形體,必須是一種「價值」,而這價值只有自己能夠給自己。就算沒有變成「真正的」小男孩,作為一個木偶,難道皮諾丘對於老木匠來說就不存在嗎?這麽一想,就不難明白存在的意義,不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。

DAY 5:
今天的主題: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麽、就做什麽?
今天的目標:學習如何應用「反思(reflection)」,培養歸納的能力

║ 活動:「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麽、就做什麽?」

💬從莊子「逍遙遊」的故事中討論一個人可不可以像做什麽,就做什麽。故事當中,惠子對莊子說:「我有一棵大樹,人家都叫它臭椿樹。它的樹幹臃腫而不合墨線,它的小枝彎曲而不合規矩,長在路邊,木匠也不會留意。(這樹就像)現在你的言論,大而無用,大家都會離棄啊。」但是莊子回答說:「你難道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?牠們卑伏身子,等待出遊的小動物;東跳西躍,不避高低,往往踏中機關,死於網中。再看看那耗牛,身體大得像天邊的雲,牠本領很大,但卻連捕鼠也不能。現在你有這麽一棵大樹,還愁它沒有用處,為何不把它種在寬曠無人的鄉間、廣闊無邊的原野,寫意無憂地在樹旁閒逛,優遊自得地在樹下躺臥?它不會受斧頭砍伐,又沒有東西來毀害它,沒有用處,又有甚麽困苦呢?」

💬「人生可不可以想做什麽就做什麽?」如果你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「不可以」的話,你可能就是一個謹慎的人。但是你真的說得出,為什麽我們要謹慎嗎?什麽事情都謹慎小心,步步為營,真的比較為所欲為好嗎?

08 費用相關

•開課日期 :7.15(週一)-7.19(週五)
•上課時間:上午9:00-下午17:00
•課程價格:7800/人(費用包含午餐)

•5/15前來電諮詢立享超早鳥優惠¥6630/人
•組團報名更優惠!
兩人同報:¥6474/人
十人同報:¥5800/人
•名額:坐席有限僅40名
•諮詢電話:021-54488072、021-60663484

Q&A 營隊常見問題

Q. 我的小朋友比較內向,如果在營隊裡不敢發言怎麼辦?

奧斯卡伯尼菲的理念中,強調思考力有幾種不同的狀態,其中有一種是「獨自」思考的能力,另外有一種是如何在團體中「一起」思考的能力,這是在東方式的教育中,比較少注意到的盲點。

所以透過活動,學習思考的兩種不同軌道,善於表達的外向孩子,為了學習在團體中思考,必須學習在團體中傾聽的重要性,而內向的孩子,也會發現在團體當中發言的必要性。

學習邏輯思考,除了跨出想法的舒適圈,也會同時學習跨出行為的舒適圈。相信無論對於什麼個性的孩子,都會是一個全新的學習經驗。

Q. 在團體當中,會不會因為人數較多而沒有發言的機會?

奧斯卡柏尼菲有一些課堂管理的技巧,確保每一個學員有公平發言的機會。

舉例來說,其中有一堂課的活動練習,就是每個人手上有兩張卡片,每次發言就要用掉一張卡片,一堂課只有兩次的發言權利,所以孩子必須要思考,如果太早把發言權用掉,後面有想法就無法表達,但是如果留到後面,說不定沒有適合自己的發言機會。

另一個機制,是奧斯卡柏尼菲會規定不經思考就熱衷發言的學員,每一次不經思考發言,就要延後下次發言的順序,比如三次缺乏思考的發言後,每次就至少要有三個人先發言,才能輪到他。

類似這樣的巧妙機制,會讓每一個孩子在「玩」當中,意識到自己的發言習慣,並且學習發言跟沉默的時機和價值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